| 
				项目 | 
			
				参数 | 
		
		
			| 
				PON标准 | 
			
				IEEE802.3ah、YD/T 1475-2006和CTC 2.0/ 2.1/3.0标准 | 
		
		
			| 
				上行口 | 
			
				数量 | 
			
				12 | 
		
		
			| 
				光口 | 
			
				4个万兆上行SFP+光口 | 
		
		
			| 
				电口 | 
			
				8个千兆自适应上行网口 | 
		
		
			| 
				PON口 | 
			
				数量 | 
			
				8 | 
		
		
			| 
				接口 | 
			
				SFP插槽 | 
		
		
			| 
				最大分光比 | 
			
				1:64 | 
		
		
			| 
				最大传输距离 | 
			
				20KM | 
		
		
			| 
				速率 | 
			
				下行:1.25Gbit/s 
				上行:1.25Gbit/s | 
		
		
			| 
				传输波长 | 
			
				发送:1490nm 
				接收:1310nm | 
		
		
			| 
				光口类型 | 
			
				SC/UPC | 
		
		
			| 
				光纤类型 | 
			
				单模光纤 (9/125um) | 
		
		
			| 
				发射光功率 | 
			
				+2~+7dBm (PX20+) | 
		
		
			| 
				接收灵敏度 | 
			
				-30dBm (PX20+) | 
		
		
			| 
				饱和光功率 | 
			
				-6dBm | 
		
		
			| 
				管理口 | 
			
				1个100/1000BASE-Tx带外网口 
				1个CONSOLE本地管理口 | 
		
		
			| 
				网管方式 | 
			
				SNMP, Telnet, CLI, WEB | 
		
		
			| 
				数据交换 | 
			
				采用3层以太网交换芯片,交换容量128Gbps,保证交换无阻塞 | 
		
		
			| 
				动态带宽分配(DBA) | 
			
				支持固定带宽、保证带宽、最大带宽、优先级等SLA参数设置 | 
		
		
			| 
				带宽颗粒度64Kbps | 
		
		
			| 
				安全特性 | 
			
				支持PON口的AES和三重搅动(triple churing)加密 | 
		
		
			| 
				支持ONU的MAC地址绑定及过滤 | 
		
		
			| 
				VLAN | 
			
				支持4096个VLAN的添加、透传、转换与删除 | 
		
		
			| 
				支持基于端口、MAC地址、协议和IP子网的VLAN | 
		
		
			| 
				支持VLAN堆叠(QinQ) | 
		
		
			| 
				MAC地址学习 | 
			
				支持32K个MAC地址 | 
		
		
			| 
				基于硬件线速MAC地址学习 | 
		
		
			| 
				基于端口、VLAN、链路聚合的MAC限制 | 
		
		
			| 
				生成树协议 | 
			
				支持IEEE 802.1d(STP)、802.1w(RSTP)生成树协议 | 
		
		
			| 
				组播 | 
			
				支持IGMP Snooping和IGMP Proxy,支持CTC可控组播 | 
		
		
			| 
				支持IGMP v1/v2 | 
		
		
			| 
				NTP协议 | 
			
				支持NTP协议 | 
		
		
			| 
				服务质量(QoS) | 
			
				支持802.1p优先级队列调度 | 
		
		
			| 
				支持SP、WRR或SP+WRR调度算法 | 
		
		
			| 
				访问控制列表(ACL) | 
			
				依据目的IP、源IP、目的MAC、源MAC、目的协议端口号、源协议端口号、SVLAN、DSCP、TOS、以太帧类型、IP优先级、IP报文协议类型所进行的ACL规则设定 | 
		
		
			| 
				支持利用上述ACL规则进行包过滤 | 
		
		
			| 
				支持利用上述ACL规则进行Cos设置、IP优先级设置、镜像、限速及重定向应用 | 
		
		
			| 
				流量控制 | 
			
				支持IEEE 802.3x全双工流控 | 
		
		
			| 
				支持端口限速 | 
		
		
			| 
				链路聚合 | 
			
				支持8个端口聚合组,每个组支持4个成员端口 | 
		
		
			| 
				端口镜像 | 
			
				支持上联接口及PON端口的端口镜像 | 
		
		
			| 
				日志 | 
			
				支持按告警级别进行日志输出屏蔽 | 
		
		
			| 
				支持日志输出到终端、文件和日志服务器 | 
		
		
			| 
				告警 | 
			
				支持4种告警级别(严重、重要、次要和警告) | 
		
		
			| 
				支持6中告警类型(通讯、业务质量、处理出错、硬件设备和环境) | 
		
		
			| 
				支持告警输出到终端、日志和SNMP网管服务器 | 
		
		
			| 
				性能统计 | 
			
				性能统计采样时间1~30s | 
		
		
			| 
				支持上联接口、PON端口及ONU用户端口的15分钟性能统计 | 
		
		
			| 
				管理维护 | 
			
				支持OLT配置保存,支持恢复出厂设置 | 
		
		
			| 
				支持OLT在线升级 | 
		
		
			| 
				支持ONU的离线业务配置和自动配置下发 | 
		
		
			| 
				支持ONU远程升级和批量升级 | 
		
		
			| 
				网管特性 | 
			
				支持本地或远程CLI管理配置 | 
		
		
			| 
				支持SNMP v1/v2c网管,支持带外、带内网管 | 
		
		
			| 
				支持广电行业“EPON+EoC”SNMP MIB规范,支持EoC头端自动发现协议(BCMP) | 
		
		
			| 
				支持WEB配置管理 | 
		
		
			| 
				可为第三方网管开放MIB | 
		
		
			| 
				安装方式 | 
			
				19英寸机架式安装 | 
		
		
			| 
				电源规格 | 
			
				AC 100~240V或DC 48V可选,双电源可选 | 
		
		
			| 
				功耗 | 
			
				典型功耗60W | 
		
		
			| 
				工作温度 | 
			
				-5~+55℃ | 
		
		
			| 
				存储温度 | 
			
				-40~+85℃ | 
		
		
			| 
				相对湿度 | 
			
				5~95% (无凝结) | 
		
		
			| 
				尺寸(mm) | 
			
				440 (L) × 300 (W) × 44 (H) | 
		
		
			| 
				净重 | 
			
				3.7KG(单电源),3.85KG(双电源) |